本文来源: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CCAGM 9月4-6日,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的“2024零售技术应用大会暨数字化生态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会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立平教授做了题为“当前零售业变革的几个趋势”的主题演讲,对当前市场的挑战,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以下为演讲摘要。 上半年零售市场发展的不是很好,各个业态的形式都比较严峻。有两个数据引起社会的关注度特别高。一个就是1-6月北、上、广、深社零总额的下降,特别是6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社零总额都是呈现负增长。北京是-6.3%,上海是-9.4%。另外一个数据就是北京市两个星期以前公布的,1-6月限额以上餐饮行业利润比去年暴跌了88%。北京市餐饮行业的利润仅有1.8亿元。说明整个消费在收缩,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中国的消费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情况。老龄化、少子化、小家庭化、独身化,对消费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消费在通货紧缩下,一个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另一个是在老龄化冲击下又形成了消费本身的碎片化,所以市场异常的复杂。 消费的收缩,在零售业上反映为几乎所有商品的下降。这一张图,归纳了过去30年间中国零售业的一个基本发展阶段:中国现代零售业从1995年开始,因为1995年之前,是计划经济的延长期,是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还是以传统百货“一家独大”的时期。我们把它可以算作另外一个阶段。通常把外资进入国内看作是中国零售业现代化的开始。 如果从1996年开始,中国零售业基本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现代化阶段,主要标志就是家乐福、沃尔玛、伊藤洋华堂这些外资超市,以及百盛、新世界等等港澳台,以及部分外资百货店进入国内。从零售业角度来讲,品牌百货店和超市,特别是大型综合超市进入到国内,是标志着中国零售业迈入现代化的开始。 家乐福进入中国后,采取了“前台毛利+后台入场费+账期”的模式,其最大好处是不承担任何风险。我把它归纳为“家乐福的亚洲模式”。这个模式后来对中国零售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百货店和超市在本质上讲,他们的模式是一样的。百货店讲的是联营,联营就是不承担经营风险,它是以抽成作为自己盈利的主要手段。而超市高度依靠入场费,本质上也是属于抽成式的盈利模式。后来把这两种模式归纳为“食利型盈利模式”,其根本就是不以商品为主导,而是靠抽成去发展。 2010年以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互联网时代,也是我们讲的数字化时代,平台化时代,标志是新零售的出现。数字化这个时代,我对它的评价并不高,数字化没有实际转化为这个行业的根本增长动力,反而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泡沫。所谓“新零售”,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在购买端它的效率大大提升了。但是没有解决中国在“家乐福时代”遗传下来的入场费制度和百货店的联营制度。这样的新零售是建立在沙漠之上的大楼,一有风吹草动,这个大楼就容易解体 到了2023年以后,随着消费市场的下滑,进入到了零售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低价格时代。在这个时代,日本的情况可以作为参考。日本百货业这30年的发展,从当初90年代去争论自营和联营开始,可以说他穷尽了一切对百货店改造的手段。现在日本的百货店就是冰火两重天,火的那一面集中在繁华商业区,小城市或社区里的百货店是惨淡的。在日本报纸上经常你第一面看到的是日本大百货店销售毛利创新高;从另外一个方面又看到,一些百货店面临倒闭。 零售变革的第一个趋势是市场细分化。过去在超市时代和品牌百货店时代,我们把消费者看作是一个平面,是被压缩掉的平面。我们做生意从来不去讲市场的细分化。现在时代变了,要对市场精准细分。现在国内很多人鼓吹折扣店,把折扣店看作是未来零售业的终极目标。百货业,有人把奥特莱斯作为百货业解决方案的终极目标。我觉得这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市场是错综复杂的,健全的生态里既有高级生物,同时也有低级生物。 在市场细分化下,每一个细分的市场都有成长的机会。未来就是一个在细分市场中找生意的时代,这个细分市场就需要我们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去提供解决方案。 零售变革的第二个趋势是折扣店的发展。在低价格零售时代,折扣店肯定是这个市场的明星。消费降级的时候,折扣店肯定会吸引相当的群体、顾客。折扣店的发展是个趋势,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待折扣店?中国的折扣店目前还处在一个“廉价商店”的这样一个阶段,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营销逻辑。目前这个营销逻辑采用最粗暴的方法,就是靠低价格与别人做差异化。 折扣店不是一种业态,它只是采用低价格策略的一种业态形式罢了,它没有超出超市这整个行业对业态的划分。目前中国的折扣店和超市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就是比一些超市便宜,没有建立起自己垂直的供应体系,这是一个初级阶段。 折扣店的出现冲击了中国长达40年的传统经销体系,由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分割市场的书面,由于折扣店的出现而趋于瓦解。区域分销市场瓦解之后,什么样的中间环节能够出来替代它?去中间化,去批发化是一个伪命题。不可能一个工厂面对几千家超市,而一个超市面对几千加工厂。这是一种极其没有效率的问题,必须有中间机构。 批发业的崛起,中间流通组织的崛起,未来肯定是大趋势,因为只有中间流通组织的崛起,才能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成本降下来。 零售变革的第三个趋势,是价值主导型超市。从日本的经验看,折扣店只是占了日本超市市场的12%的市场份额。日本最庞大的市场是面向中产企业和老龄化、小家庭化的市场。这个市场是最具有价值的市场,也是日本盈利性最好,发展最为健全的市场。而折扣店和老龄化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折扣店需要的是大包装,精简SKU,精简服务。而老龄化、少子化是需要多品种少量,提升服务水平,做到多品种少量。在老龄化社会,折扣店没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它只是满足低收入阶层在贫富差距下的一些需要。 这个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都存在的机会。成功全部来自于在一个细小的市场中做出的最正确的营销策略。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去焦虑,只是我们现在不适应这个市场。 给大家举个日本超市LIFE的例子。LIFE食品超市1961年创立。目前在东京都及近畿地区开设了近280家门店、是日本规模最大的食品超市公司。截止到2022年2月,其销售额高达7856亿日元,大概350亿人民币左右。在店铺的规模上,它的单店面积大概是在2500平方米左右,LIFE超市选择了以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主,面积为2500平米的店铺模式。在经营策略上,注重“品质上的竞争”,旨在通过提高附加价值来获得竞争优势。 LIFE牛的地方是来自于它在通货紧缩下的高毛利。作为一家生鲜超市,2023年综合毛利达到31.3%,要远远超过我们中国绝大多数超市,而且很稳定的发展。其中,果蔬是29.6%,水产是32%,畜产是32%,日配品是26.3%,现场加工55%,生活关联的是27.2%。服装的毛利是40.1%。LIFE现在是日本中产阶级最受欢迎的一家超市。 它的高毛利,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自有品牌,其次是现场加工制作,现场加工制作有55%的毛利。第三是它的加工中心,LIFE的口号就是生鲜食品不加工就没毛利,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通过加工,像菜、肉都是通过精加工、深加工,而且是店内加工,它建立起了一整套商品深加工的体系。 LIFE之所以现在成为一个增长最快的超市,主要是来自于它长远的经营战略,也就是五个方面的投资,做到了“五位一体”的战略,每隔五年,公司制定一个五年的经营计划。 第一是对人的投资,改善员工待遇,提升员工工资,对员工进行激励,给店铺放权]。然后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员工自我管理这方面的水平。 第二个是加大对商品的投资,主要是做好自有品牌,宣传好自有品牌,卖好自有品牌。在当下的零售业,自有品牌开发不是选择题,是必选题。这点是欧洲到日本所有发展起来的零售业的一个共同的经验。 第三个是要加大对店铺的投资,要创造一个让顾客想买东西的这样一个环境。LIFE这些年在卖场营销当中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提升顾客的体验感。LIFE超市认为性价比第一是好吃,第二是鲜度,第三是独特性,然后再加上低价格。低价格并不是穷人的选择,性价比是从富人到穷人的共同选择。 第四和第五分别是建设加工中心和数字化投入。 当前的零售业,企业做好战略管理远远高于做战术上的调整。企业在这个时候要有定力,一定要做好把战略管理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市场营销战略的第一就是选择目标市场,定好自己的位。 如果制定了市场细分化的战略,围绕这个战略,才能演化出这些主题,像商品投资、人的投资等等。大家没有必要对消费下行产生更多的忧虑,这个行业马上就要进入到一个空前的内卷时代,所有细分化市场都有对手。在内卷之下,零售业才能进入到一个重生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