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CCAGM 2023年,零售业的发展不及预期。一年来,虽然零售企业特别是线下实体零售脚踏实地、辛苦经营,但盘点最终业绩却不尽如人意。相比高峰时期,有的客流、销售和利润都在下降;有的虽然客流上升,但业绩没有提高。 2024年的市场预期如何?同样将是不容易的一年,但是洞悉市场,把握趋势,仍将获得结构性的机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综合多位行业专家的见解,预判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九大趋势: 1、存量市场的特征更加显著 2023年,几乎各个零售业态的增速都没有什么亮点。即使是折扣和奥特莱斯的门店增速,也低于2022年。整个零售市场的特点是门店增长缓慢、市场高度竞争,同时市场份额又相对固定,这完全是存量市场的特征。 2024年,线下零售的开店速度将进一步放缓,同一业态甚至是业态间(如超市和折扣店,如百货和奥莱)的竞争加剧。与此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无论是企业内部的渐近式业态创新,还是外部的颠覆式业态创新,都将进展迟缓。 2、降本增效成为发展着力点 与存量市场的特点相对应,企业很难从外延的扩张中获得增长,更多是要在内部挖潜增效,即千方百计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以往的经营重点是在渠道建设上,包括新开店、建立全渠道体系,也包括拉新引流、满减折扣等营销。当前,新渠道的建立已不大可能有更大突破,各类营销也处于常态化,因此,企业的管理重心必然后移,在人力资源效率、供应链管理、业财一体化、与品牌深度联营等方面着力更多,这方面的效益也会更容易显现。 3、企业间业绩分化成为常态 在零售业发展的相对不景气中,并非泥沙俱下。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在过去的一年中,调研走访了大量企业,我们发现,业态间、同一业态的企业间、同一企业的门店间,业绩存在很大的分化现象。 业绩好的企业,大多是精准定位,突出特色,积极调改,突出体验,有的即使是二、三十年的老店,仍然在焕发青春活力。因为消费规模相对固定,2024年优秀的项目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与尾部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4、互动体验成吸引客流抓手 2023年,客流不足是线下门店面临的普遍问题,吸引客流到店的手段可以有多种,包括打折、赠卷、赠品、购买流量等,这些手段通常以牺牲毛利为代价,无法做到常态化。 长久、可持续的,是创造互动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以此提高顾客粘性,并带来新的增量。优秀的商业项目,普遍在体验上有特色,这将在2024年进一步凸显。需要关注的是,不仅仅是增加餐饮儿童娱乐才是体验,体验是品类组合、日常服务、数字赋能等全面的提升。 5、低价折扣占据更多份额 过去的一年多,折扣业态发展较快。快消品领域的零食折扣、尾货折扣、硬折扣,耐消品的奥莱业态等,吸引了人们的关注。2024年,相对其他业态,折扣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抢占更多原属于大卖场、超市、百货的市场份额。 短期看,折扣靠低价切入市场,赢得消费者。要保持长期低价格的竞争优势,核心在于供应链管理,包括采购能力、自有品牌开发、物流配送效率等。 6、并购重组整合案例增多 2023年零售行业发生多起重组案例,包括天津劝业华联集团收购天津百货大楼、重庆百货吸收合并重庆商社(集团)、湘潭国资入主步步高、红旗连锁易主四川国资、友阿股份控股股东股权转让等。 2004年,由于一些企业的经营困难状况加剧,并购重组案例将进一步增加。由于零售企业稳物价、保供应的特殊作用,在重组过程中,国有资本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相关部分应预防因企业经营困难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如因无法偿还预付卡、支付房租、支付供应商货款等造成的问题。 7、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经过多年的数字化赋能与转型,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数字化能力,如内部管理、货款结算、卡券营销、收银管理等。也有了基本的线上营销工具或手段,如小程序、社群、与外部平台的连接等。但这是能力,只是数字化的初级阶段。 数字化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实现与业务的全面融合,特别是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数字化更是核心。2024年将是数字化的攻坚年,有两个重点,一是把引入的各类数字化工具变为企业自身的能力,创造价值,二是从前端触点和场景的数字化到中后台的协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8、年轻力商业将大行其道 随着购买力提升,年轻人逐渐掌握潮流话语权,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圈层需求,是企业调整升级的必经阶段。环顾2023年的优秀商业项目,都离不开年轻力这一潮流能力。2024年,年轻力更是商业项目赢得竞争的关键。 9、线下直播营销成常态化 零售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消费者,经营策略随他们而变。当前的消费者已经是全渠道的消费者,要求企业成为全渠道的零售商。当前直播的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直播必然成为实体零售企业重要的渠道补充。特别是实体企业有导购作为主播资源、有大量货品作为选品基础、有充足的空间作为直播间,在直播的成本上具有优势。 直播并不一定和带货划等号。首先是一种宣传,提前触达消费者,让他们了解企业和商品;其次是和品牌商建立更密切合作关系,因为在选品、展示、履约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结果;最后才是水到渠成,增加了商品的销售。 本文转载来自: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不代表零售网观点,版权归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零售网,我们将马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