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卖场的优势正在失去。如果比较商品品种,网上卖场可以是实体卖场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价格上实体卖场也相对“更贵”,除了蔬菜、水果、鲜肉、熟食等少数几个门类的产品外,大卖场对于电商的冲击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而且,大卖场业态的利润率每况愈下,有些业者的净利润率甚至只有2%左右。 从去年开始,各家零售企业巨头发布战略计划:在线上线下激烈抢夺超市这一块“大奶酪”的同时,传统大卖场争相放下“架子”迈进“小时代”,转型“小而美”。 何谓“小而美”业态? “小而美”并非新词。早在2009年,马云就提出了这个概念。正如他所料,如今“小而美”业态已成为零售企业的重要取胜之道。 何为“小而美”?“小”,不是市场小,而是细分市场,满足某个群体认同的需求;“美”,是细节之处让用户感动,从产品、营销、服务等多维度打造最佳客户体验。也就是说,“小而美”,可以是满足某个群体认同的需求,可以是经营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是让用户感动的独特服务。 如果说传统商业是“普商”,销售对象是全体消费者,那么,“小而美”业态就是市场细分化、商业多元化,关注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超市巨头纷纷向“小而美”业态转变 随着便利店、社区小型零售商店、精品超市等业态在城市街头的增多,同质化现象也日益显现。不少便利店等同于缩小版的大卖场,目标客户群模糊。未来这些“小而美”业态将成为零售企业未来竞争的主角。 下面小编为大家简要梳理一下超市巨头在中国大陆地区转型“小而美”业态布局和举措。 华润万家:乐购Express从2015年4月在深圳开出首家店,截至目前,乐购Express已相继进驻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天津等城市,并将不断向全国重点城市扩张,未来,这种业态将成为华润万家重点发展的主力业态之一。几乎与乐购Express同步,华润万家便利店也在2015年开始升级,升级并拓展“VANGO便利店”是华润万家未来布局的重要一步。 人人乐:2015年8月,人人乐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17.56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股份,募集不超过23.2亿元的资金。其中13.9亿元将计划用于“小而美”的社区生活超市,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内将在各地新建500家社区生活超市。 家乐福:2014年11月,家乐福中国就在上海开了第一家 easy家乐福。在2015年,又在上海试水开设了更多的easy家乐福,目前已有7家easy家乐福。easy家乐福更准确定义是邻家超市,而不是便利店。它与一般的社区便利店最大的不同是营业面积大、产品种类多、更注重体验。每家店约有250-400平米,约4000个产品品类。 麦德龙:2014年11月,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叫做“合麦家”的便利店,加盟商可以从麦德龙进货大部分商品,但并非必须100%经营由麦德龙供货的产品。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席龙表示,“合麦家”适合在学校、小区、医院周边等场所经营,服务对象更广泛。 正大集团:泰国正大集团旗下卜蜂莲花在大卖场业态艰难扭亏后,从去年4月开始,依次在上海、成都等地开出了7家正大优鲜便利店,正大优鲜集合了全集团的资源,被寄予厚望,明年开始仅北京就计划开出50家店。 大润发:为配合飞牛网O2O千乡万馆计划的落地,商超巨头“大润发”开始试水便利店,2014年12月18日,国内首家新概念超级便利店——“喜士多”云超市在南通市通州湾滨海园区开业。未来,“喜士多”云超市计划以特许经营模式扩张便利店。 大卖场巨头们为何纷纷转型“小而美”业态? 经济下行,由于租金价格和人工成本的飞涨,大卖场不好做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转型成为了各大传统零售巨头必走行径。但是,为什么零售巨头们都纷纷转型“小而美”业态呢? 这是因为大卖场高速扩张的势头已不再,高增长、低成本时代一去不复返,渠道下沉已经成为不可遏止的趋势,这就意味着“粗放式”经营进入了一个阶段的淘汰期。另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90后和00后,他们更加注重时尚与个性化消费,传统大卖场购物环境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面临行业内的重新洗牌。 在TESCO工作多年的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大卖场规模过大造成成本高、坪效低;相反,小店成本低且运作灵活,坪效高,利润率也高,即便尝试失败则“调头”也相对容易,因此便利店是目前被誉为“小而美”的转型最佳选择之一。 “小而美”业态未来发展要面对那些难题? 在海外市场,家乐福、TESCO等零售巨头都有多种业态,其中包括了主打杂货与生鲜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但与中国便利店不同,这些巨头们在海外的便利店会有大量生鲜食品,相当于替代了传统农贸市场。可是结合了生鲜的小店在中国市场并不好运作,因为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与海外不同。 在中国大陆地区,要做“小而美”业态,首先要过盈利关。如果不采用加盟形式,普通的社区便利店很难做到。而如果采用了加盟的形式,摆在大卖场面前的又会是管理复杂,商品品质难以控制的问题。 除了盈利,大卖场做“小而美”业态还要过物流配送关口。除了华润等少数几家设置了物流中心的企业外,其他一些大型超市巨头都是由各家供货商自己负责物流配送,定期把自己的商品送到超市,超市本身并没有专门物流配送团队。这种模式,大卖场可以运行无碍,但换作“小而美”业态却行不通。 另外大卖场跨界开“小而美”业态还要解决不少问题:如何应对经营成本上涨,怎样与线上电商相融合……这些状况都要一一解决。 (本文来源/赢商网 陈健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