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万达“去百货”:新商业版图下的加减法则

admin 2015-8-1 10:34 1113人围观 百货业

    近日,万达百货关店潮备受关注。据悉,全国40多家万达百货和80多家大歌星KTV将被砍掉,内部消息称这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要求“尽快完成的工作”。
    万达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默认了上述说法,并透露即将关闭的万达百货未来将转型为体验式业态。业内专家也对记者表示,万达集团在关闭百货业态的同时不断增加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业态形式,“加减法”背后是万达的转型逻辑,而如此庞大的系统能否顺利完成转型尚待市场的考验。
    从配角到弃子
    “KTV大歌星确实在月底前会全部退出,这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万达百货目前关闭的是一些亏损和盈利状况不好的门店,但是以后也会逐渐淡化百货这块业务。”万达内部人士透露。
    根据联商网统计,2015年上半年,百货业态共关闭门店25家。其中,万达百货关闭10家,占比40%。
    万达集团下发的内部文件显示,万达百货正在继续关闭济南、唐山、江门、温州、荆州等多个地区共40余家严重亏损的门店,并压缩在上海、青岛、无锡、厦门、重庆、廊坊等地的25家门店的经营面积。根据集团的要求,7月完成此项工作。
    参照王健林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万达百货数量,再加上新开出的3家店,截至2015年上半年,万达百货店的数量一共是86家。若万达按照计划如期关闭40家门店,那么,万达百货的数量将减少近一半。
    事实上,大歌星和万达百货都曾为万达广场立下汗马功劳。两者定位类似,从成立之初便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配角”,作为万达广场开发的配套产业,担负着为万达广场暖场、引流的作用。随着万达广场的运作成熟,他们的历史使命已完成。
    万达百货原名万千百货,成立于2007年,2012年7月统一更名为万达百货,一度跻身内资百货门店数量第二位。2014年之前,在万达的产业构成中,连锁百货和商业地产、高级酒店和文化旅游曾并列为四大核心产业,但是万达百货经营状况一直以来并不理想。
    《万达集团2015年上半年工作报告》显示,万达百货上半年收入129.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5%,上半年计划的103%,同比增幅17%。但是,一位万达集团财务系统的员工说,该报告只写收入没写成本,无法判断万达百货的盈利状况。该员工还表示,万达百货在集团内的地位一直很低。“他们每年的任务是止亏,亏得越少越好。”
    已开业的86家万达百货在2014年完成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39%,只完成计划的91%。万达百货2014年净利润增加亏损7%,很多门店都需万达商业“补贴”。于是,止损成了万达当务之急,关闭的这40多家百货公司,便是亏损最严重的。某万达广场工作人员透露,此次万达百货停业是总部统一进行的调整,原有商位将重新招商,不再属于万达百货。
    “万达百货的关店不仅不会造成经济损失,相反会止损,更有可能是实现了企业增值。”和君咨询合伙人王洪波置评,从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来说,当万达百货处于亏损状态时,万达商业的利益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出现呆账、死账。而关店后可以重新调整楼面布局,规划业态,通过对外招商在短期内实现较大收益。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的调整态势看,第一是做瘦身运动,对于一些经营业绩不好的百货店进行关闭,第二则会在此类物业场地的基础上积极做改造,或引入一些体验式的商业项目。
    “加减法”背后:加速转型
    与关闭万达百货和大歌星KTV的“减法”相对应的是,万达也在做“加法”,不断增加在文化产业、金融、电子商务板块的布局。
    有接近万达的人士认为,对于万达集团而言,关闭万达百货已不仅仅是因为其亏损和经营不善,而是基于整个集团业务转型战略需要而作出的去百货化选择,是万达集团加速转型的表现。
    “当万达百货处在既不可能提供充足的收入和利润,又不能提供丰富广泛的新商业机会的尴尬地位时,被改造和放弃就成为了必然的战略选择。” 王洪波分析认为,这也是万达集团整体转型之后的必然战术动作。
    在7月召开的万达集团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王健林表示公司将形成万达商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电子商务新的四大支柱产业。而2015年下半年,万达金融集团即将成立,重心将放在“互联网+金融”方面。
    王洪波表示,未来的万达集团,万达商业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形成的全新商业模式以O2O为主,万达金融与文化产业互生互融形成全新商业模式以投资并购为主,将会成为四种业务环环相扣的全新现代服务业版图。关闭前途有限的百货店这种选择将会为万达集团的转型带来更大的腾挪空间和新商业机会。
    “我们预判到2016年,万达集团的收入和净利润这两项核心指标,服务业会首次超过房地产。再用两年时间,万达将服务业比例再提高15个百分点,企业就会全面实现转型。”王健林称,2015年年初,万达定下目标,到2020年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超过65%。但目前,企业转型速度将加快,将原定2020年实现的转型目标提前到2018年实现。
    在此背景下,万达广场正在进行“**”升级,即加重体验型业态占比。如餐饮、儿童乐园影院等,到2016年万达广场的体验型业态占比将达到60%。有知情人士称,万达百货早期以传统的服饰为主,然而电商冲击最大的就是服饰。因此万达系目前对于商业布局都在“去服饰化”,其今后调整和新开的百货或者广场都会引入更多的体验式业态。
    一位熟悉万达的人士表示,增加“吃喝玩乐”才能为万达广场带来人气和消费。“影院、餐饮、宝贝王将是万达广场新一代产品中的标配业态,且比例会进一步增加”,这是目前能够为万达广场吸引人流,聚集人气的重要砝码。
    船大能否掉头?
    去百货化,只是万达集团转型的一个注脚。
    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终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双重冲击,2015年年初万达正式向外界抛出了万达要转型“轻资产公司”,以期摆脱原先对于巨额资金和自营自建的高度依赖。
    那么,如此大的一艘船能否及时掉头?
    目前来看,万达资产“偏重”的态势仍无法改观。2014年,万达收入2424.8亿元,其中商业地产收入(合同收入+租金收入)达到1944亿元,占比超过80%,远超文化产业等其他业务板块。2015年上半年,万达集团收入1084.7亿元,商业地产贡献了其中75%,而商业地产租金收入只有70.2亿元,在万达商业总收入中仅占9.56%,物业销售收入占比超过90%。从此意义上看,万达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重资产”公司。
    为改变资产偏重的状态,万达不断壮大金融、文化和电子商务板块,2014年年底上市以来,万达已投入170多亿元用于并购和投资,先后并购第三方支付快钱、盈方体育传媒、澳大利亚HOYTS院线,入股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同程旅游等企业。根据计划,2015年下半年还将加大并购步伐,完成国外3家、国内3家大型企业并购,金融和互联网等领域仍旧是并购的重点。
    基于此,有分析认为,万达疾风暴雨式的关闭百货店铺,很大程度上在于现金流压力,准确说是近期“做加法”甚至“做乘法”的转型投入太大,中短期内转型效应不彰,而传统的“万达模式”已触及天花板,不得不断臂求生“做减法”,关闭拖累现金流的一些部门。
    尽管转型效果还没有太多显现,但据接近万达人士透露王健林本人决心已定,转型力度非常之大,不过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来自: 中国零售网
我有话说......